�� 黑龙江旅游集团
  行业动态

以新业态引领旅游发展新常态
更新时间:2016-4-6    
    把握引领旅游发展的新常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旅游业态超越传统单一的观光模式,使其有新突破、新发展,并保持可持续的稳定增长态势, 近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创新驱动”首次登台亮相。对于旅游业来说,创新驱动发展,体现在旅游业态上,就是承先启后、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导思想要求“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把握引领旅游发展的新常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旅游业态超越传统单一的观光模式,使其有新突破、新发展,并保持可持续的稳定增长态势。

    发展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供给侧改革思路之一。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要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去年《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6号)》进一步提出,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其中提到要“培育形成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今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更是将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作为全国旅游54项“治旅方略”之一。

    笔者认为,必须认真解读当今相关政策对于旅游新业态的划分与阐述,脱离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去研究旅游新业态,无疑将走入死胡同,不利于指导旅游行业今后发展方向。旅游新业态发展的路径应有以下几种:

    ——从消费升级角度培育旅游新业态。随着经济发展与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去年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国民人均出游2.98次。面对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我们必须考虑大众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态势,不能只顾量的扩张,应深入研究消费升级,提供新型产品、形成新的业态。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与66号文件分别从新辟旅游消费市场、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和方向等提出了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要求。在新辟旅游消费市场角度,提出了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推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等。从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和方向,提出要大力培育一些新业态,如乡村旅游、自驾车、房车旅游、邮轮旅游、工业旅游的服务消费升级;互联网旅游的信息消费升级;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升级;通用航空、邮轮等传统高端消费的时尚消费升级等。这些划分,从根本上揭示了旅游新业态培育必须立足于旅游需求,适应市场升级发展与新市场扩展要求,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从旅游构成要素角度培育旅游新业态。随着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产业内各要素本身处在不断裂变升级之中,形成衍生分化的新业态。去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现有旅游六要素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新旅游六要素的归纳演绎让人耳目一新,也使我们对旅游新业态的认识脉络更加清晰。

    新旅游六要素分别对应不同的旅游新业态。如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对应“商”;健康旅游、养生旅游对应“养”;乡村休闲、都市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对应“闲”;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对应“情”;探索、探险、探秘、游乐、新奇体验等探索性的旅游对应“奇”。从供给侧角度对旅游新业态的划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埋下伏笔,推动旅游行业业态创新,从而拓展出更多、更新的旅游发展要素。

    ——从产业融合角度培育旅游新业态。旅游行业具有关联性、包容性与综合性,与其他相关行业进行广泛融合,从而造就旅游新业态。据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要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既是经济社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全面、系统的优化提升,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要义所在。李金早局长指出,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特征之一。要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性新产能。从产业融合角度培育新业态可以大大拓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符合旅游业的产业特征与规律。

    纵观全球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旅游新业态,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武器。据此,笔者认为,在大众旅游时代应当把传统产品的升级和新产品、新业态的丰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行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挖掘多样化的潜在需求。

    一是旅游业发达地区要率先探索培育新业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如在浙江旅游发展模式中,旅游新业态是一个亮点。浙江在滨海旅游、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工业旅游以及互联网旅游方面都催生了一批新的旅游业态,在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值得推广与学习。二是把产业融合出现的新业态作为旅游发展新业态中最活跃的部分来培育。既要重点抓好旅游与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交叉融合形成的新业态,如会展旅游、健康旅游、研学旅游、医疗旅游等,又要抓好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渗透产生的新业态,如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滨海旅游等渗透型旅游新业态。三是紧紧把握旅游新业态热点。要善于捕捉游客的兴奋点,要特别注意那些产业链相对完整成熟、向大众蔓延的趋势快速的业态,如房车、免税、邮轮、低成本航空、互联网旅游等,使其成为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拳头产品。四是制定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服务质量专项标准,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要强化标准化建设,对新兴业态类型进行归纳,研制服务质量测评管理标准,规范旅游业态向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并与国际接轨。

   上一篇: 大庆市旅游局主动服务,搭建校企合作实习对接平台
   下一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哈尔滨岁宝天鹅饭店
黑龙江省旅游贸易公司
黑龙江省龙旅出租汽车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中国国际旅行社
哈尔滨正明锦江大酒店
黑龙江海外旅游总公司
 
版权所有:黑龙江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017号      电话:0451-87970760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22号